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孵綠豆芽心得

這篇是老獅自己孵豆芽的感想記錄。

其實孵豆芽是很簡單的事,已經有很多人寫過方法,所以我不想說太多,簡單的講一下。

綠豆芽用的是水壺孵法,家裏有十幾年歷史的一個五公升金屬茶壺,煮開水的那種,因為有滴滴美蒸餾水機供應飲水,所以被閒置了一年多。

我這個懶人,想自己孵綠豆芽,又不想太費事,在不計較豆芽形狀一定要直,家中翻半天看到茶壺,就採用了這方法。

步驟很簡單,我沒有去量幾杯什麼的數,管它網上寫八盎司一杯半什麼的,反正就大概估計一下想吃多少就取多少,把綠豆先洗淨泡上八個小時,倒掉水就撥進水壺中,蓋好蓋子。

然後就很單純了,說是每隔四小時以上從壺嘴灌水泡十分鐘,但也不一定,有的時候忘記了甚至泡三十幾分鐘才想起來,趕緊把水倒掉,累了睡覺也可能七至八個小時後才去換水,反正三天後就大約有三至五公分的綠豆芽可用。

據說,三公分左右的綠豆芽是剛好最營養的,太長反而不好,我覺得營不營養還其次,自己孵的綠豆芽在三公分長度,味道真是夠甘甜!

怎麼形容呢?嗯,不像外面市場買的那種沒味道,孵出的綠豆芽既保有綠豆的香味,又有豆芽清脆口感,那真是沒話說的值得讚賞啊!建議不要等長至像外面賣的長度,三公分最好。

第一次孵的時候,性急的老獅每天總是忍不住會偷偷揭開蓋子瞄一眼綠豆芽生長情形,不過這個動作不應該,千萬別學,綠豆芽如果照射太多光線,它的葉子會長大,然後變色,那時就有苦味了,所以儘量不要讓綠豆芽照到光線,尤其是日光。

還有,自己孵的豆芽,取用時最好洗一下,因為有可能其中會有泡爛的,或斷折發黑的,這個挑不挑掉不至於吃了生病拉肚子,只是多少會影響色香味,豆芽上的綠豆殼膜不必洗掉,它很有營養,也很好吃,洗掉就浪費了。

如果是三公分就拿來食用,那麼綠豆芽的根也不會太細長,就不必處理,這也很方便,才三天時間,沒什麼衛生顧慮。

自己孵豆芽,對於生活費不多的族群,像是外宿學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一日三餐,每餐一葷二素的菜色來看,一斤四十元至五十元左右的毛綠豆,孵的豆芽每次炒小半碗,可以當將近半個月左右的配菜之一,買個肉燥飯,雞絲飯,自己炒或燙個綠豆芽,比吃自助餐省得多,如果是吃麵,一碗麵澆個肉燥或炸醬,再配一大匙水燙綠豆芽就很充飽了。

當然,可以孵的也不只有綠豆芽這一種,像黑豆、黃豆、碗豆也都可以自己孵,也是超市買得到的,另外還有苜蓿、癸瓜子、空心菜、小白菜之類就要找賣芽菜種子的店去買了,種植方法也有不同,有些怕光,有些反而需要照射日光,所以這個請自行了解囉!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談自製素香鬆.

 會想到製作素香鬆,主要是因為我哥,他今年腎臟長腫瘤,這種病要開刀,我陪他去榮總門診,有很慘痛的經歷,不過這經歷就不提了,總之,讓我對身體健康更小心,吃素不錯,肉鬆魚酥不便多吃,就想到素香鬆。

 網路上可以查到關於素香鬆的製法很多,大抵上我分析出來的主要材料不外乎豆渣海苔芝麻堅果類脫水蔬菜類以及香菇(或香菇頭)這幾樣,我之所以用三種顏色,是作個分組,一般素香鬆就是三組中的各一兩樣搭配混合成的。

 不過,我看有線電視購物廣告介紹某些家電可以製作香鬆時,都很簡略,只是把乾的香菇、海苔、芝麻等直接打成碎粉狀,這種偷懶做法介紹實在不應該。

 建議大家最好在自製素香鬆時,儘可能把材料加熱過,一方面是避免或減少生食,一方面許多材料是加熱過才有特殊香味和口感,如果不加熱處理,可能還會有苦澀味,譬如芝麻或堅果類。

 香菇頭,我不知道別人喜歡用什麼料理方式,我個人做香鬆時,喜歡先炸過或烤過,讓水份儘量乾透,然後加糖、醬油和五香粉調入味炒乾,才拿來打碎當香鬆材料。

 實際上,調入味的香菇頭比乾香菇還香,直接拿來當配菜吃都很合適。

 香菇頭如果不是打碎,而是弄成細絲,那炒調味後就相當於素肉鬆了,方法是把香菇頭用手剝開,然後平方在案板上,用分岔的叉子尖從中心順紋理往兩端刮拉,就可以很容易疏拉成細絲。

 一般來說,我做素香鬆的材料,以豆渣為主,因為不論做豆漿、豆花、豆腐,都要磨黃豆,會留下一些豆渣,有時候用來炸餅做丸子是挺不錯,不過油炸的東西也不應該多吃,所以大多是用在製做素香鬆,既不浪費,也省了材料錢。

 可是呢!我建議如果不是有現成豆渣的人,不要特意去搞一份豆渣出來,直接用浸泡過瀝乾的黃豆打碎炒乾即可,那個口感和味道,會比用豆渣來得濃厚紮實,營養也更高。

 芝麻以白芝麻較美觀,但黑芝麻比較香,這有點類似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差別,當然也可以兩者都用,只是記得,不要放油熱鍋來炒香它,然後才打碎。

 素香鬆是很有營養價值,又不太花成本的好東西,海苔和堅果類比較貴,其它像豆渣、香菇頭和脫水蔬菜都可以是平時處理烹調的廚餘回收再利用,以這些材料做出一炒菜鍋素香鬆,實在太便宜了,當零食吃都不會心疼,不像市售肉鬆肉酥,一小罐就上百元(葷素都差不多)。

 有興趣的話,不妨試試看。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自己做咖哩,好吃不貴!

 我很喜歡咖哩,尤其是咖哩飯,但是超市賣的盒裝咖哩實在是太貴了,老獅一個人每做一次咖哩,至少煮一鍋五公升電子鍋,按七分滿的量來做,需要用到兩盒,不計算食材和其它配料,單單咖哩的花費就超過百元了,煮後只夠吃四餐就沒了,若是買好一點的盒裝咖哩,一盒近百元,更傷荷包。

 老獅曾經嚐試購買咖哩香料來自行配製,覺得並沒有划算多少,因為每一種香料都是像胡椒粉那種大包裝的,小茴香、大茴香、八角、花椒、肉桂、豆蔻、咖哩葉、時蘿、丁香等等不止這幾樣,買回來後還沒等用完一半,有些香料已經開始變質了,而且,像老獅這樣半路嘗試的生手,不一定能調得出滿意的味道。

 後來,在食品材料行發現進口的小包裝紅咖哩、青咖哩,一包一百公克左右,真的太方便了,這種咖哩並不能算是完整的咖哩材料,譬如紅咖哩中只標示成份為紅辣椒、蒜頭、鹽、紅蔥、香料,究竟用了哪幾種香料呢?恐怕只有懂泰文(或印度文?老獅猜的)的人才能理解。

 但這不要緊,它並不貴,一包才十幾元台幣,便宜,我用一包紅咖哩,一瓶市面上賣的小瓶裝黃咖哩粉和五香粉(都是胡椒粉罐那種),一小盒裝鮮奶和一斤麵粉,總共花費百元不到(五香粉用量少,用不完,所以折算約只用了十元),就可以取代相當超市那種盒裝咖哩六盒的份量,足足省了兩百台幣,味道並不輸於盒裝咖哩,甚至還能調出自己的水果口味。

 也許有人會奇怪,怎麼材料中會有麵粉啊?如果你仔細看盒裝咖哩的成份說明,有沒有看到它列出了澱粉這一項呢?盒裝咖哩塊煮出來的咖哩之所以濃稠,就是靠它,而澱粉可不是勾芡,大致上是使用像馬鈴薯粉或麵粉來達到濃稠效果的,就像是煮玉米濃湯,用油炒麵粉成糊狀調勾出濃郁口感一樣,這也是日式咖哩的特色。

 市面上賣的盒裝咖哩塊,其實澱粉含量佔相當多比例,自己試過就知道,要達到這種濃稠度,粉的量要多少。

 鮮奶是日式咖哩需要的材料,但不必太多,一鍋用三分之一包紅咖哩的量也就小半盒鮮奶,約三百CC而已,再加上水果,譬如蘋果泥,大約也是用不到一小顆,多個二十元成本而已,小Case啦。

 盒裝咖哩的商家別怪老獅在這兒破壞行情,我真的是很有怨念盒裝咖哩的高貴價格,你說被賺了兩三成利潤也就勉強了,商品成本不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利潤未免太過,某些還是算入了塑料盒與外包裝、紙盒等癈棄物成本,對於喜歡咖哩的消費者而言,實在有點不甘心錢被賺走。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自製咖哩,好吃又省錢喔!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Sampo電子壓力鍋煮綠豆湯

  用電子壓力鍋煮湯真是十分方便,不過,如果直接使用它的預設方式,煮出來的東西不一定合口味,譬如綠豆湯,就不適合用現成的豆類按鍵,否則只會得到一鍋漿糊狀的綠豆沙湯。

  綠豆真是好東西啊!清火解毒,降暑又可口,除了煮湯,它本身也是炎炎夏日各種冰品的配料之一。

  煮好的綠豆湯可以分開來用,湯拿去冷凍製作冰塊、冰棒,綠豆則瀝出來當配料,大熱天來一盤綠豆煉奶刨冰,人生一大享受!

  可是呢!你煮的綠豆能完整瀝出來嗎?

  記得老獅的同學曾經請客帶去一間賣綠豆湯的小攤,那兒的綠豆湯味道還可以,倒不是十分美味,但綠豆顆顆完整且不會過於軟爛,這火候的控制很好。

  要知道,煮綠豆是有學問的,若以一般工具去煮,事先選料、浸泡、水量和加糖時機都是有講究的,而且綠豆不能燜太久,煮好的綠豆如果繼續保溫燜著,很快觧綠的湯色就會轉紅,雖然味道上並未改變多少,實際上它的袪熱解毒功效都會消失。

  老獅用很多種鍋具煮過綠豆湯,電子壓力鍋是最省心的了,只是買來的Sampo電子壓力鍋說明書看不太懂,也沒有詳細的炊煮食譜可以參考,只能自行摸索試驗,才總算得出最佳煮法。

  材料:綠豆兩杯半(量米杯),水加到內鍋四分之三,白糖或冰糖適量。

  之前已經說過不能用現成的預設方式煮,我個人喜好上偏向較硬實的口感,所以手動調定時間為燜煮兩分鐘,若是想要軟爛一些,可以定為三分鐘。

  但是要注意的是開蓋的時機,兩分鐘燜煮,可以等到浮子閥落下才去打開,三分鐘就不行,必須在氣壓未完全消弱下,先進行洩氣,這時間就要視各位軟爛要求而定了,假如不洩氣慢慢等到浮子閥自行落下再去開蓋,那綠豆雖然不會變成綠豆沙,但是會有很多脫殼、碎掉的情形,口感就變很差了。

  尤其是開蓋後,請儘快把內鍋挪到外面放置,或是倒到其它容器,以免綠豆湯燜久變色,怕招蒼蠅螞蟻可以利用魔力扣之類保鮮密閉式的鍋蓋,但前提是綠豆湯要儘快放涼,然後送進冰箱冷藏。

  好囉!跟老獅一樣有買Sampo電子壓力鍋的朋友,還等什麼?快去試試看吧!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懶人食譜--蒸瓜仔肉

這是一道非常容易做,味道又十分美味的下飯料理,蒸的瓜仔肉。

材料有:豬絞肉半碗、蒜末一大湯匙、蔭瓜罐頭一罐

沒錯,就只有這三項,不需要額外調味,不需要別的配料,比例看自己喜好去調整,罐頭蔭瓜的份量有大有小,大致上一罐小的愛之味醬瓜那種玻璃瓶子一個,可以做到市面上泡麵那種碗八分滿的量瓜仔肉,當然,如果要鹹一點,肉的比例就要酌量減少,像懶獅王這樣重口味的,就只做到六分滿了。

這蒸的瓜仔肉調味完全依賴蔭瓜罐頭內的汁,所以千萬不要把蔭瓜罐頭汁倒掉

做法十分簡單:

 1. 首先把蒜頭切碎,不必太過講究,先拍一拍再隨便切得碎碎的就可以了,蒜末切得不均勻也不要緊,反而更好吃喔!

 2. 蔭瓜也要夾出來切碎,同樣也是不講究均勻啦!切碎就可以了,要切多碎,看各人喜好,大致上覺得可以就行。

 3. 把蒜末、蔭瓜末和絞肉放進一個大碗中,再把蔭瓜罐頭汁也倒進去,用筷子或手拌一拌,讓材料稍微混合,就可以用電鍋蒸,等著蒸好享用了。

如果不是大同電鍋那種,電子鍋或是用一般炒菜鍋也行,碗外加水到碗三分之一的高度,記得炒菜鍋要加鍋蓋,蒸好時碗內的湯汁會比放進去前多,就是蒸氣水份跑進碗中造成的,是正常現象。

這瓜仔肉是不是很容易做啊?當然,也可以視個人口味放上香菇末或香椿末、香菜末,味道會有很多變化,蒜末主要是去除絞肉的腥味和油膩,放心,蒸好的瓜仔肉不會有明顯的蒜味,如果不加蒜末也是可以,但最好加少許米酒來代替去腥味作用

一碗的瓜仔肉帶湯汁可以配好幾餐了,不過如果吃上癮,小心一口氣吃好幾碗飯,吃到撐了就不舒服囉!

瓜仔肉用來澆乾麵條也是挺不錯的,如果想做湯麵,建議切兩三片小黃瓜,或是燙幾根綠豆芽配合著高湯,就是極鮮湯頭了。

2011/11/11補記:

有人說加個蛋液會比較不澀,老獅個人認為加點是有順滑作用,我也不反對,不過,我自己不太喜歡,有時候看到蒸出來的肉邊有白白的蛋清,會影響食慾,看個人喜好吧。

此外,瓜仔肉不是只能用蒸的,也可以用炒的,外面自助餐大多數是炒瓜仔肉,先爆香蒜末後炒肉末,再加切碎的醬瓜,這醬瓜就不要用蔭瓜了,而是用條瓜來切碎,口感比較爽脆,這時候不妨在炒肉前爆香少許蝦米提味,或是用雞精取代蝦米也不錯,試試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