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食物浪費的省思

很多人都會感嘆食材價貴,開銷大,可是卻沒有注意到自己買回來的食材有不少被浪費掉了,這其中有不少是誤解造成的。

譬如我們在作料理時常使的芹菜,它的葉子部份營養價值遠高於莖部,但大多數的人都是習慣把葉子摘除丟棄,而只吃莖的部份,這就是很浪費的行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芹菜葉處理不好會苦澀,為了這個導致人們誤會芹菜葉不能吃,實在可惜。

這就好像玉米鬚和玉米殼會丟掉一樣,殊不知它利尿清熱,平肝利膽,在降血脂、血壓、血糖都有不錯的效果,可以把它留下來,用熱水煮個一小時當茶喝。

還有苦瓜,我們都習慣在作苦瓜料理時去籽,講究一點的會把苦瓜籽和苦瓜肉之間的一層膜也切除,因為可以減少苦味,但苦味本身就是一種好處,若是真的怕苦,可以選擇成熟的苦瓜,也就内瓢變紅的苦瓜,這種苦瓜的苦味降低,不過營養功效也會降低。

而苦瓜籽卻是帶有甘甜味,如果去了膜之後,再把苦瓜籽與苦瓜肉一同煮,是可以增加鮮甜味,也可以食用,但變紅的内瓢苦瓜籽就不要吃,因為會咬不動。

類似的情況,像香瓜,哈密瓜,我們都習慣把内瓢挖乾淨,只吃它的瓜肉,簡直是大大的浪費,它們内瓢的汁是最甜的,比蜂蜜還好喝,把它丟棄,等於丟了一半的錢。

還有菇類的東西,像蘑菇,像香菇頭,都有不少建議別吃的文章,說是這些蕈類容易吸附重金屬,又拿俄、日幅射的事說吃它們有危險,其實是很大的誤會,因為台灣香菇、金針菇等蕈類是用無菌包方式種植的,不是在野外採的,也沒有幅射的問題,更不必灑農藥,也不會髒,那麼多素食加工品中都有用到香菇蒂頭,為什麼我們要怕這怕那的丟棄?

此外,做豆漿的豆渣,其實是很有營養的,要知道豆腐的工序就是直接不過濾,用鹽滷凝結再壓除水份,所以豆渣也就是沒有變成豆腐的豆腐,只不過是有一部份較細分子的豆質跟著水份濾出來,不是全部營養都沒了,為什麼要浪費掉?過濾出豆漿後的豆渣,可以當作餡料之一,包水餃、炸丸子都好用,有時候榨果菜汁餘下的菜渣,就可以和豆渣混拌做菜丸子,這時不太需要加麵粉或玉米粉,豆渣已經取代它的作用。

像是西瓜皮,去掉青綠硬皮後的白肉,還是可以食用,大家有沒有留下來?大的西瓜餘下來的白肉,不比冬瓜差,取代冬瓜燉排骨,或者取代白蘿蔔紅燒肉,都非常適合,小的西瓜餘下來的白肉,可以切絲涼拌,或者拿來做沙拉,美味啊!

還有菜湯,說到這個,老獅很感慨,現代的人太過講究精緻飲食和營養均衡,卻忽略了生活本份,多少家庭會把菜湯倒掉,你們用了多少調味料和食材去做出一道菜,這些花費不少,而且菜的營養很多都流失在湯中,卻被視為垃圾一樣倒了,多可惜!只要把菜湯留下,不管是煲粥或拌麵、作湯都好,不用再調味了,也不用再加太多的材料,因為營養在湯中已經足夠,僅需要少許的配料補足均衡即可。

諸如此類,大家想一想,我們在平時浪費多少錢?只要花一點心思,可以省不少,還增添營養。

以前在琪家曾人問過,一個學生兩千三千如何吃一個月,老獅想反問,你平時浪費了多少?省下來後,還會不會覺得難做到?

看到新聞中阿基師為了食材被浪費大發脾氣,真是深有同感,也佩服他的巧思創意,我們為何不能做到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