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隨筆一篇談網路小說創作

(這一篇也是隨興記錄心情感想的文,不想看請略過..)

 不知怎麼的,這幾年開始看網路小說,原本我是從來不看網路小說的,即使是曾經在網路上當個「筆耕員」的時候,也貫徹這種習慣,不記得是哪個地方見過的,原創作者最好不要受到其他小說影響,所以寫小說時,我都不願意去花時間看別人的作品。

 其實網路小說這些年的水準降得很多,我會去看的小說大多也是多年前的舊作,這水準降低也與現在小說環境也有關係,尤其是起點之類的更新票制度,恐怕將造成嚴重後果。

 小說的創作,同樣也有起承轉合四個階段,這不是指文章本身,而是作者寫文時的心態。

 每一部小說在開始寫的時候,其實是最容易的,因為只要一個創意興起,作家就可以臨場發揮,把開頭幾篇文章寫出來,很多小說的起頭都很精彩,讀者也常常受到一篇小說的開頭而被吸引,跟著收藏閱讀,但,我要說,這種讀者很要不得,他們經常會失望而歸。

 小說是一種長達數千至數百萬字的作品,這麼長的文字,要掌控是極其艱難的,開頭的精彩,有可能僅僅是作者的創意爆發,就像雕刻一般,前面幾刀可以大刀闊斧地削切下大塊面積,但是越往後,就越需要精細雕瑑。

 小說情節開始可以隨意由作者發揮想像力,去創造一個故事環境,然而,接下來就由不得作者了,必須按照前面的設定,合理分配後面的劇情,如果作者不能節制自己的文筆,很容易在中途暴走,使得故事偏離主軸,而導致最終無力收尾的地步,很多小說沒到中途就斷尾或爛尾,江郎才盡,就是這樣來的,他們已經把創意過早用完,寫不下去了,不可否認,這些小說前面部份都很精彩,但精彩有什麼用?不能寫完的小說,等於白費心力一場,不但是作者的失敗,同樣也是讀者的遺憾,「承」繼不了前面,也就走不了下面的路。

 雖然承繼前文很重要,但關鍵還是在「轉」,一個小說寫過半之後,就應該要漸漸轉變故事的發展進程了,不能再增加更多伏筆和新的分枝,反而是要交待伏筆與結束分枝的時候,有些小說正是死在這個地方,尤其是沒有預留大綱,或是一時寫得順手,就把大綱拋開隨興發揮的作者,此時必將嚐到苦果,於是匆匆收場,或是乾脆宣告太監,不能不說很可惜,畢竟文章寫了那麼長了,都快看到終點,卻差臨門一腳,仆在終點線前。

 為什麼我會說催更票是毒藥呢?

 如前所言,小說是越到後面越艱難的創作之路,老實講,這句話可能很多人不認同,他們有的是沒有寫過小說的讀者,這類讀者與死在「承」上的作者心態差不多,總感覺有很多東西可以寫,所以未注意到或根本不知道後面寫文的辛苦,另一種人則是那種爛尾作家,他們的作品通常在結尾都交待不清,反正只要寫到結局就行了,再開一部作品繼續發揮別的創意,有人看就好。

 可是用心創作的作者,在越後面的部份,他們會不斷去注意文筆情節與前面的呼應性,有時候還要往前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伏筆忽略或前後寫錯的地方,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是開始時的數倍之多,這樣的創作速度要保持與前面一致,非常困難,更別說應付催更了,不斷更幾天就很好了。

 但是讀者本身並不知道這些,或者說,讀者關心的不是這些,他們只是看書,想看更多是正常的,要求作者儘快寫更多給他們也是正常的,只是,品質難道不重要嗎?

 真要說起來,作者斷更幾天如果是為了作品,讀者應該給予鼓勵支持的,畢竟閱讀到一部好作品,比讀十部百部爛作要強太多,現今的讀者一味的要求作者快更,又一味的罵作者寫得爛、錯誤多,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正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到最後吃虧最大的還是讀者大眾自己。

 文學網站為了應付讀者的迫切欲望,搞出這種催更手段,是增加了作者的寫作速度,可是質量卻明顯變差,錯漏字也更多,有不少作者本來打字時就容易漏字,為了趕稿,甚至文章中句字整句或整段的不連貫,湊足字數馬上發表,這種文章品質,要怎麼講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但網站不會在意這些的,以利誘之,總有大量的新作品湧入,雖然整體水準下降,好作品還是可以在沙中掏出金來,對於網站來說有這一點金就值了,可是對讀者來說,收藏的作品十有五六斷尾爛尾,卻不是好事,他們花的VIP幣有多少是打了水漂?

 除此之外,功利心態也是小說作者的致命傷,為了儘快創作,儘快上架賺取稿費,作者一部小說未完結,就趕緊推出另一部,我想這樣的作者,小說大綱有沒有詳細編排好都很難講,恐怕才有了一點想法,略作構思就開寫了,創作路上各種理由都用盡,只為求票求推求鮮花,下跪打滾都不覺可恥,還不惜中傷對手來爭取讀者,把心思耗用在創作之外,能夠有多少心力去寫好作品,就不難想像了。

 我很懷念以前用稿紙寫書的年代,作者對於自己的創作是十分用心的,有校稿謄寫員補正,讀者絕不至於看到火星文,網路文學時代,創作者必須自己檢視作品,若讀者不能給予支持,讓這股創作歪風再繼續下去,這樣下去,我不知道網路文學會不會像商業電影那樣走入低谷。

 此外,我對一些讀者或號稱評論家所嫌棄的「老套」有不同的看法,其實舊的套路不是不能,要看怎麼用,能不能從舊套路發展出不一樣感覺,才是作家們應該有的素質,一味去追求新創意,世界上還能有多少新創意隨便讓人用?只要讓讀者看作品有煥然一新感受,就已經不算走舊路,重點在於作者不必自我侷限,那些評論家言的幾十點,根本就是勞騷,作者若受其影響,小說就甭寫了,瓊瑤小說多少人批評,至今地位猶然,電影爛作獎得主何其多,亦不乏票房冠軍,寫小說是寫給誰看?誰才有資格評,你沒有必要迎合那些不會想看你小說的評論者,藝術從來沒有一定的準則,文學也是八大藝術之一,作者對自己作品負責,寫屬於自己的作品,發展適合自己的風格,那才是真實創作。